有种痛,让人痛不欲生!不想遭「痛风」的罪,这篇必须看!
图片
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,与嘌呤代谢紊乱和(或)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,属于代谢性风湿病。本文指出了痛风常见的检查及治疗误区以供学习。
一方面,痛风包括多方面的检查,并且各有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首先,痛风患者必做尿酸水平检测。而尿酸水平通常被患者误解为必须做尿液检查,但临床常用的是血尿酸水平检测。尿酸的排泄有显著的昼夜差异,因此,需采用24小时尿液标本,该标本收集方法更复杂耗时,即时性差。而血尿酸通常包含在肾功能检验中,空腹抽血即可,简便快捷,临床常用。
其次,除了尿酸水平,也同时需要查以下项目,方便评估痛风患者的整体情况。血常规、血沉,了解患者是否处于急性期。痛风是一个可累及多系统脏器的疾病。肝肾功能的检查必不可少。不仅首诊患者可以指导急性发作的药物种类选择,确定起始剂量,复诊患者可及时发现药物性肝肾毒性,及时减停药,恢复肝肾功能。
除此以外,泌尿系统B超检查可明确有无泌尿系统结石,肌骨彩超可以有效辅助诊断痛风,关节腔滑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是痛风诊断的金标准。双源CT可辅助诊断痛风,检验治疗效果,若经治疗原有部位结晶缩小或消失,则说明降尿酸治疗有效。
另一方面,关于治疗,想必是患者最关注的部分了。药物治疗是痛风治疗中必不可少的。
许多患者仅急性期口服“止疼药”治疗,自行多次大剂量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秋水仙碱,这种是很危险的,重则危及生命。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严重副作用包括消化道出血、肾功能不全等。通常这种肾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。临床上更让人惋惜的案例是,痛风患者服用过量服用秋水仙碱导致死亡。
秋水仙碱虽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但毒副作用也很大,与剂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。早期死因多为心源性休克、呼吸衰竭。以后多为粒细胞减少、败血症。骨髓抑制是秋水仙碱中毒常见的表现,死亡率很高。
另外,部分患者会认为关节疼痛好转之后,痛风就好了,不再治疗。事实上,痛风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慢性期治疗,其防治关键在于慢性期治疗。使用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,切忌自行加大药物剂量。
擅自将药物剂量加大,会适得其反,当较高水平的血尿酸快速降低时,可以使血尿酸在关节腔内沉积,从而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。因此我们建议患者缓慢降低血尿酸水平。
因此,痛风患者应做到坚持服药,定期复诊,病情变化及时就医,切忌自作主张。按嘱托服药,疾病才能控制缓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